这几天赵露思发文控诉经纪公司的行为。
反复登顶热搜。
与此同时,“戏精别演了、连抑郁都要拿出来炒、一点小事就买热搜......”
01这次,她带着重度抑郁和焦虑诊断书控诉银河酷娱。
赵露思控诉经纪公司4项‘罪状’。
一是生病取消代言,公司承诺担责却划走工作室205万;二是拒绝归还工作室运营权;三是暗示要封杀她;四是拿家人有病当借口,拒绝解约。
这下质疑声更猛了。
“像无赖一样“”肯定是合约快到期,故意卖惨博同情”“抑郁?怕不是营销新套路”“拿诊断书当武器,真够恶心的”。连部分老粉都在超话里嘀咕:“是不是太频繁上热搜了?有点败好感。”
“热搜圣母”、“滚出娱乐圈”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。
这些质疑,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,裹着她往深渊里坠。
而这深渊,韩国女星金赛纶年初的境遇是何其相似。
25岁的金赛纶,酒驾肇事、事业崩塌后,被网暴和债务逼成重度抑郁,最后在公寓里结束了生命。
她生前发过一条模糊的动态:“太累了”。
下面全是“活该”“自作自受”的评论,没人当真。
没想到,“狼真的来了”。
先前无数谩骂和攻击她的人,悔恨之余才开始了真正的反思。
02赵露思现在面对的,比金赛纶更加复杂。
不久前因积劳成疾一度进了ICU,生活不能自理。
一边代言取消,接拍停止,违约不断。
违约是要赔钱的。
但面对资本的赵露思也才27岁而已。
自己不懂法不说,身边的人感觉更是“傻白甜”。
当初承诺好的损失赔偿,竟然变成了私划205万。
想拿回工作室运营权。
换来的却是“敢动就封杀”的威胁。
另一边是全网毒舌攻击。
“你说抑郁?先证明你没装;你要维权?先反思是不是炒作”。
但抑郁不是选择题,更不是营销工具。
诊断书上的“重度”两个字,意味着她可能在深夜睁着眼到天亮。
可能看到窗户就想往下跳。
03粉丝的声浪,或许是这场风波里最滚烫的光。
当“接解约”的刷屏盖过质疑,当20万声支持穿透网络喧嚣,当“还露思自由”的话题从国内热搜跃入世界趋势——这些自发的声援,既是铠甲,也是镜子。
它照见偶像与粉丝之间超越娱乐消费的情感联结,也映出大众对“资本碾压个体”的集体警惕。
有人哽咽着说“陪你扛”,有人玩笑式承诺“开面馆就当面粉”,这份不问缘由的托底,让赵露思与金赛纶的命运,显露出微妙的分野。
但金赛纶的“课”,从不是靠粉丝的声量就能结业的。
当赵露思一边以“硬刚”姿态撕开行业暗角,一边又被曝“终日以泪洗面”与病魔缠斗,我们看到的,或许正是个体在资本巨轮下的撕裂:
她既是拿起话筒的控诉者,也是困在情绪漩涡里的患者;既是粉丝眼中需要守护的“露思”,也是娱乐圈规则里挣扎的从业者。
这场风波的真正重量,或许不在于“会不会成为第二个金赛纶”的预判,而在于它撕开的那道口子:
当偶像的“完美人设”碎裂,露出的是血肉模糊的真实,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份脆弱?
当资本的“潜规则”被摆上台面,围观者的愤怒与声援,又能真正撬动多少改变?
别让“可惜了”的感叹,成为事后诸葛亮的注脚。
更别让“质疑”异化为伤人的利器——
毕竟,每一根看似绷紧的绳索,断裂前都曾承载过旁人难以想象的重量。
我们期待的,或许不只是一个“解约成功”的结局,更是这场喧嚣过后,对“人”的尊重能多一分,对行业的反思能深一寸。
来源:头号文娱
牛达人配资-股票配资杠杆-配资114平台-股市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