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切还没完,新的火药味已经冲进了鼻子。
美国正上演一出大戏,让俄乌局势变得扑朔迷离。克里姆林宫罕见地表扬美国“调停俄乌冲突”,同时又提防着下一步的大动作。这一次,英国也没沉住气,已经跃跃欲试,想和俄叫板。关键时刻,三件事接连爆发,每一件都不是小插曲。
先看英国最近的棋路,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。
俄方刚放出消息,英国的情报部门正策划联合北约,对俄罗斯的“影子舰队”下狠手——这些运送俄石油的船只本就神神秘秘,现在英国要对它们进行包围,还不排除破坏。甚至有情报显示,英国准备选一个“特殊时机”,利用油轮事件来挑事,制造反俄话题,然后向美国施压力,让它对俄能源更严厉制裁,甚至要求对第三国“二级制裁”。
什么意思?简单说,英国想一箭三雕。既掐断俄罗斯石油的外卖,又趁机炒作“俄罗斯威胁”,拉着欧美盟友一起给俄罗斯难堪。背后,如果英国得逞,国际油市又要闹腾一阵,欧盟跟着头疼,美国的算盘也会更难打。
更微妙的是,俄方不仅及时公开这些情报,还明确警告,俄罗斯不会坐以待毙,如果北约军队试图包围“影子舰队”,俄方很可能会开火反击。这不是玩笑,开战前,俄军在黑海就用实弹警告过英国海军。谁也忘不了那个惊险一幕,两国一度险些点燃更大的冲突。
俄乌冲突后,英国一直不安分。最近又配合法国,准备向乌克兰派所谓“维和部队”,执行停火监督。俄方态度直白:坚决反对,奉劝别玩火。
看得出来,英国不是单纯刷存在感,而是想主动上桌分蛋糕。脱了欧,英国更要靠自己混出一片天。越是没人叫它参赛,越想在地缘政治牌桌上多插一脚。每次英国捣乱,俄乌局势就多一层不确定。
英国不是孤零一人,美国也没闲着。
第二件事,美军核潜艇已经悄然行动。
特朗普八月一号下令,两艘美军核潜艇火速部署“适当水域”,三天就抵近俄罗斯家门口。这速度要么本来就在附近徘徊,要么部署协调极快。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回应:“美军核潜艇显然一直处于‘战备状态’,并且在俄周边执行战斗任务,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。”然后话锋一转,强调“核冲突中不可能有赢家”。
这种表态不是空话。俄美虽然嘴上冷静,骨子里谁都没放松。俄罗斯警告得很明白:一旦核战,那只有“鱼死网破”,没有人能安全脱身。大家都心里有数,这不是八九十年代的核讹诈游戏。
表面上,美俄关系因为特朗普上台稍微“缓和”,暗地里的较量却越来越复杂了。美国不单当裁判,还时不时自己上场。
英国、法国出馊主意,美国跟着推波助澜。每一步都让局势新添一层紧张。俄军短兵相接,美国潜艇压阵。每当双方试图说和,总有新动作增加矛盾。看似对话开放,实际暗战不断。
第三件大事没让局势降温,反而添了把火。
俄军直接来了个“斩首打击”,出动高超音速导弹打乌克兰机场。
俄国防部说,这次空袭全数命中,过去一天打击了一百三十九个目标,让乌克兰损失上千士兵,还有弹药库、电子战战和装甲车。而乌克兰还击也不手软。乌军出动无人机空袭克里米亚俄军萨基空军基地,说摧毁了五架俄军战机。消息还没被俄方证实,但对抗的烈度已经一目了然。
这波空袭不是简单的打打闹闹,而是双方想用战场进展给谈判桌加筹码——谁能打下优势,谁在谈判桌上就能多压一头。双方既不愿彻底摊牌,更不甘心完全妥协,所以继续边打边谈。
这种战场和谈判的循环,已经成了新常态。
一面和谈还在纸面,实际火力不断上升。外交场上喊着“愿意谈”,战壕里照常炮火连天。俄乌双方都想用实际战果逼对方让步,谈判桌也成了谁的弹匣更多、装备更硬的话事地。站在圈外再看,美国三番五次派特使调停,实则也是要掌控收场的主动权。
英国、法国更不介意趁乱加码,反正欧陆的抓手他们不能松。英国更不甘孤独,脱欧之后更觉“怕被边缘化”,俄乌冲突成了英美展示“全球领导力”的新秀场。
你细想,这三件事交织在一起,让俄乌局势变得更加不确定。
美国挥舞调停大旗,实则准备随时介入。英国急着围堵俄油船,还要插手军事行动。俄乌双方更不肯松手,谈判桌和战壕交替上场。每一个动作背后,都埋着新一轮的矛盾点。这种局面下,任何小插曲升级,都可能引爆大麻烦。
山雨欲来,没有人能置身事外。谁都明白,这不是简单的谁对谁错,而是大国棋局下泥沙俱下的现实。
下一步谁会先眨眼,还真不好说。
牛达人配资-股票配资杠杆-配资114平台-股市杠杆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